一個青年農(nóng)民,得了一種“怪病”,在幾近三年的時間里,看過許多大夫,包括某市東方肝膽醫(yī)院幾位資深主任。由于診斷不明,亂藥齊發(fā),求仙拜佛,結果醫(yī)療開銷四萬多元,迷信花費一萬多元,最終還被“趕”出家門,躲進寺廟……
患者因乏力,食少,面浮足腫,谷丙轉氨酶輕度升高,乙肝“小三陽”,連續(xù)在幾所二級、三甲綜合性醫(yī)院求診,有說是“肝炎肝硬化”,有說是“腎炎腎病綜合癥”,捕風捉影,愈治愈重。
而且因為多次趕赴上海,專家教授不能確診,家人鄉(xiāng)親便都認為“鬼病”,一個“不吉利的人”自然要被“驅(qū)逐”出境,鎮(zhèn)在“雷峰塔”下了!
不久前,經(jīng)人介紹前來中醫(yī)院求診于我。
不妨仔細察看一下這張臉,這是一張比較典型的臉——“粘液水腫面容”!一接觸就讓人隱約感到似乎是一位“甲減”患者。
聽完病人敘述,看完病人一大堆檢查報告單,我逕問道:以前得過“甲亢”,喝過“白白的藥水”(131碘)嗎?
患者答道:10年前得過甲亢,在溫州醫(yī)學院附一醫(yī)院喝過一次,費用1200元!
——成了!
或許可以不做任何檢查,隨即做出“甲狀腺功能減退癥(粘液性水腫)”的診斷!不過醫(yī)學是實證科學,還是開了甲功三項(TSH、FT4、FT3)檢驗單。當然,此后的報告完全肯定了我的判斷。有文獻記述,接受131碘治療的患者中,5年后約50%、10年后約70%可出現(xiàn)甲狀腺功能減退癥。這,在許多非專科醫(yī)生是很容易疏忽了的……
疾病診斷明確了,甲減治療也挺容易——左甲狀腺素終身替代治療:初始劑量每天1片(50μg),1周后遞增至每天2-3片(100μg-150μg)。
其實,他只需每天不到一塊錢的藥費,便可正常參加生產(chǎn)勞動!每月藥費也就二三十元,病家還是接受得了的;如真的沒錢就改用甲狀腺片,每月藥費就不足七元。如此,大體上說,該萬事大吉了吧!
這不稀奇!且不談中醫(yī)的學問與技巧——曾跟同事“侃大山”說——??品治鍪俏麽t(yī)的長處,跨學科大綜合則是中醫(yī)的特長,當患者集多種病況于一身時,中醫(yī)的優(yōu)勢就顯示出來了。只是覺得這病人在輾轉數(shù)載之后,還由一名中醫(yī)來做最后診斷,真有點兒憋扭!換作何祚庥、方舟子、張功耀之流,恐怕又要大罵偽科學、騙子之類了!
看那典型的甲減面容,看那遲鈍的反應、含糊的語音、粗糙的皮膚!這許多特征性表現(xiàn),竟然不為那許多受過高等教育和全面訓練、高年資并高職稱的“西醫(yī)”醫(yī)師所認識?!
唉…思前想后,揪心哪!醫(yī)生不見了,這世界…醫(yī)院里…似乎都是有“貓病”的機器人?
附: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臨床表現(xiàn)
(—)起病緩慢、隱襲、乏力、怕冷、腹脹、嗜睡或動作緩慢。癥狀的嚴重程度與甲狀腺激素缺乏程度和時間成比例。
(二)粘液性水腫:呈特殊面容,眼瞼浮腫,眼裂變小,鼻翼及口唇厚,舌大,毛發(fā)稀疏而干脆,眉毛外l/3脫落,聲音嘶啞,皮膚干燥。含粘蛋白的液體在皮膚、皮下組織、心肌、骨骼肌等組織浸潤,形成粘液性水腫,常為不可凹性浮腫。手壓時凹陷程度相對較輕而與外觀不相稱。嚴重時心包、胸膜、腹腔、關節(jié)腔等多漿膜腔積液。
(三)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:記憶力減遲,反應遲鈍,智力低下。病人一般較安靜,也可抑郁、癡呆,或表現(xiàn)為易激惹、幻覺、精神失常等。聽力減退,腱反射時間延長。
(四)血液系統(tǒng):貧血常見。月經(jīng)過多、腸吸收鐵劑、葉酸等減少,以及甲狀腺激素不足使血紅蛋白合成受損所致。有時合并惡性貧血。
(五)消化系統(tǒng):食欲減退,腹脹,頑固性便秘,甚至麻痹性腸梗阻。約一半病人胃酸缺乏。
(六)腎臟:腎小球濾過率下降,排尿減少,給水過量可發(fā)生水中毒,可有輕度蛋白尿,甲狀腺功能減退時代謝率減低,各種激素及藥物的代謝清除均減慢。
(七)心血管系統(tǒng):心率緩慢,心率低鈍,心排血量下降;心臟擴大主要是由于心包積液引起。心包積液量很大,而心臟受壓及心包填塞癥狀不明顯是其特點。因代謝率低,很少發(fā)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腫。
(八)呼吸系統(tǒng):呼吸較淺慢,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危象時更突出。
(九)雌激素代謝受損:影響垂體促性腺激素分泌,月經(jīng)過多.長時間的甲狀腺功能減退可伴有垂體和蝶鞍增大,合并溢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