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周末,過端午。
“神舟”9號和“天宮一號”圓滿對接,“蛟龍”號深潛海洋7000米,中國載人飛船和載人深潛事業(yè)一一刷新了紀(jì)錄,“可上九天攬月,可下五洋捉鱉”的夢想,一時間全部實現(xiàn),有勁!
老編坐在自家的案頭上,一邊吃著熱乎的粽子,一邊讀著副刊小樣的文章,心頭有一股綿綿的親切在繚繞。粽子是家里婆婆包的,文章是院里同事們寫的,有味!
細細品讀,一篇又一篇,連同所有的書畫攝影作品,沒有要停下的欲望,就像編輯部小陳說的“好文章,連標(biāo)點都不用改。”的確,好且真!這些人這些事就在我們的身邊。
每一篇文章,每一幅作品,都有獨自的風(fēng)格,就像作者不同的人生。每一位作者愿意把作品奉獻出來,那都是真情的告白,無言的信任。不管從哪一個視角,解哪一種風(fēng)情,作為讀者的我,有幸先睹,實為快樂,發(fā)自內(nèi)心地贊嘆作者的細致、獨到、敏銳,書法作品更顯歷練和深刻。
平日里,有時會邂逅好書,好書里不乏好作品,有緣讀過之后再就是束之高閣,但對于本院的《院訊》似乎有不一樣的感覺,讀她的作品,感動從心而起,期期珍藏,就像擁著自家的孩兒,摟在懷里那真是一個“親”!肌膚里有流淌的感覺。
在這大院里,每天都在演繹著生命的故事,有無以計數(shù)的男男女女在奔忙著,或相識或陌生,他們分別在憂慮著各自親人的健康。而我們,在這里工作的一群人,矢志不移,成了忠實的守望者,一起見證生老病死,一同分享喜怒哀樂;我們表達一言一行,互道兒女情長,重要的是互相理解,彼此尊重,懂你,愛你!最后把她撫成文字,遂一編排印制,最后凝結(jié)成可以閱讀的記憶!
有經(jīng)歷的感覺真的很不同!親愛的同事們、家人們,寫吧,創(chuàng)作吧,寫寫你的心聲,曬曬你的空間,無需在乎文筆的優(yōu)劣,不必介意外在的評價。在我們的《院訊》里,大家風(fēng)范是門面品牌,小家碧玉是園中即景,只要是真誠的,她一定就是美麗的,世界因為不同而存在。
《院訊》是咱家的綠地,種啥長啥,自有人愛,甚至你還可以把這兒當(dāng)做試驗田,隨心耕作,等待成熟的那一天,走出去,自然海闊天空。
你說呢?
嘉寶
寫于壬申年端午節(jié)